编者按
如同矿产资源之于矿山一样,土地亦是矿区不可分割的重要物质资源。但与一般的工业用地不同,矿用土地具有专业性、特殊性及其复杂性。矿业开发利用,既需要处理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也需要处理好与节约集约用地的关系。矿用土地整理、复垦、利用,不仅是矿业发展绕不开的重要命题,也是矿区生态修复的前提与基础。珍惜每一寸土地,节约每一种资源。实践中,矿业行业在理解把握、用足用活政策的同时,积极探索矿用土地的节地方式、运作模式,开发积累矿用土地的节地技术、复垦技术,使曾经的废弃矿山变身为良田果园,有颜值更有内涵,成为新时代矿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美丽注脚。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土地复垦、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始终遵循“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原则,特别是2004年以来,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创新管理,复垦植被形成长效机制,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
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十分注重采矿区土地复垦问题,通过“借地采矿”,采完后将土地复垦,还给农民耕作,既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也降低了公司的采矿成本,有力促进了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重建。
中煤平朔公司始终坚持企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模式恢复生态,排土场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开创了我国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治理工作的先河。
山东泗水县引入惠丰农业开发公司对废弃矿区进行土地整理,在土地修复区内秉承了“土地修复、固废利用、新型建材、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原则,以土地复垦为龙头,以生态重塑为主线,让荒芜矿坑变成平整肥沃土地。
从2016年春季开始,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东红村的废弃矿山婆棚山被改造成了千亩茶山。
河北省三河市引入社会资本,实现了矿山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利用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互促共进,昔日采矿场变成了有农有林、有景有致的生态示范区。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矿山复垦土地上种植的沙棘树。
浙江省诸暨市应店街镇通过投入资金对矿山进行复垦,使原来疮痍的矿山变成了良田和果园。
网站编辑:宫莉